欢迎来到苏州拓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中心

#噪音治理# 远离噪音,保护听力——世界爱耳日

作者:拓朴声学  日期:2020-03-20 16:26

2020年3月3日,是我国第21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7个国际“爱耳日”。今年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畅听人生,摆脱桎梏”。

一些孩子会有“呼之不应,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经听力学检查发现有明显听力受损,尤其4000Hz明显高于低频,考虑“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又称为噪声性听力损失,其原因主要是长期暴露于损害性噪声环境中引起的以内耳毛细胞损伤为其主要机制的一种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耳鸣及相关感觉异常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娱乐中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各种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噪音性耳聋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全球约有5%-12%,故我们倡导青少年儿童“远离噪音,保护听力”。

1、噪声的危害

噪声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类型,不仅影响人们的情绪,同时也会对人体各个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噪声对于听觉系统的损害造成的永久性听觉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危害。噪声是目前公认的世界性七大公害之一,而我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世界上受噪声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

2、噪声性耳聋的特点

噪声性耳聋是一类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要表现的耳聋,并有其独特的特点。噪声对听觉系统损害的主要特点为听敏度的降低和听阈值的提高。噪声暴露后如发生噪声性听觉损害,通常首先出现耳鸣伴听力减退,同时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噪声性耳聋听阈的提高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阈移。暂时性阈移为可自行恢复的可逆性听力损失,永久性阈移即为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减退。研究证实,噪声性耳聋初期为高频段听阈的提高(暂时性阈移),随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随即出现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永久性阈移),最终导致言语听阈的提高和言语识别率的减低。在相同噪声声强和时间条件下,高频噪声对于听力的损伤较低频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更大。

3、噪声性耳聋的病理改变

噪声性耳聋的主要病变集中于耳蜗的毛细胞上,其中耳蜗外毛细胞死亡是噪声引起耳蜗毛细胞损伤早出现和主要的病理改变。噪声引起耳蜗内 Corti 氏器上毛细胞的缺失或死亡可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噪声性耳聋首先是出现耳蜗螺旋器(Corti 器)的机械性损伤改变,再继发耳蜗内局部组织的代谢性改变所致。噪声引起的耳蜗损伤是多方面的,包括内耳迷路的机械性损伤、以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内耳微循环改变、代谢紊乱导致耳蜗毛细胞的死亡、内耳连接蛋白的破坏缺失以及耳蜗外侧壁血管纹血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改变等。同时,耳蜗缺血和缺氧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加重耳鸣症状。

4、噪声性耳聋的治疗

对于噪声性耳聋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现有治疗方法较有限。原因在于哺乳类动物内耳基底膜上毛细胞的不可逆性死亡,一旦耳蜗 Corti 器上有限的毛细胞因噪声过度刺激而死亡,单纯性应用药物治疗促使其恢复是不可能的。但噪声对耳蜗毛细胞的早期损害是可部分恢复的,对听力的早期影响也是可以恢复的,因此对于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干预较重要。而噪声性耳聋最终结果是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其临床治疗上主要是高压氧或者佩戴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的植入等。

5、远离噪声保护听力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需避免高频过响的噪音接触,应尽量避免戴耳机,戴耳机时间越长,次数越频繁,听力损失的程度越严重。耳机音量越大,听力损失程度越严重。每次佩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超过3小时容易出现耳鸣,如果每天听音乐,音量大于85dB(A),将容易导致听力下降。戴耳机虽然短时间内没有明显察觉到听力的变化,但是这种损伤是渐进性的。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声,都会造成听力损失。在地铁内或者高铁内,这种公共交通环境中,外部环境较为嘈杂,佩戴耳机时,想要听清耳机内的声音,需要将耳机音量调高,这样就会刺激耳蜗,长时间在嘈杂环境中,高音量佩戴耳机听音乐等,将会给听力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

友情提示:

应该怎样使用耳机呢?一般佩戴耳机的声音不要超过播放音量的2/3,每次听30-40分钟后休息,耳机的声音尽量与正常人说话的音量接近,以50-60dB为佳,不要超过85dB,每天使用耳机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未成年人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在安静环境中使用耳机对听力损害较小,如果有头晕,耳鸣,耳堵的现象以及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使用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