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人体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社会现代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四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如生活垃圾、废弃物、汽车和工业排污染物等,这些都是我们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无形杀手“噪音”,交通噪音、建筑噪音、机械噪音、公共场所噪音等,在我国噪音污染较为严重的是喧嚣的城市,城市四大噪音污染重区分别为:嘈杂市区、城市交通区、城市建筑区、城市公共场所区。数据显示,噪声污染中较被人诟病的是交通噪声,环保投诉热线接到市民投诉较多的是生活噪声。
噪音不仅对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干扰,影响人们交谈、思考,影响人的睡眠,使人产生烦躁、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分散注意力,引起工作事故,更严重的情况是噪音可使人的听力和健康受到损害。
噪音的强度愈大,频率愈高、作用时间愈长、个人耐力愈小,则危害愈严重。人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强度较高的暴震性噪音 ( 如突然放炮爆炸时 ) 可使听力在一瞬间丧失,即产生暴震性耳聋,这时,人的听觉器官将遭受严重创伤。
研究表明,车辆行驶声音持续在60至70分贝左右,就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和休息。而70分贝至100分贝的声音会让人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甚至影响工作效率,引发事故,而120分贝以上则会导致全聋。如果人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会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且发病率都要比普通人高2到3倍。此外,噪音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城市噪音的众矢之的应该是交通噪音。而百度知道大数据报告显示,超过46.8%的城市噪音来自社会生活,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噪音才是噪音污染较大的“元凶”。娱乐场所的嘈杂声、商家的叫卖和促销声,还有家用电器的巨大噪音和装修的声音等都是社会生活噪音的主要表现。
一般生活的噪音源:比如汽车喇叭、广场舞、吵架声等等,其强度在80dB-90dB左右,而要想在晚上安心睡眠,则室内的噪声强度不能超过30dB。
那么如何解决噪音污染呢?其实,我国早有法律规定,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然而,具体操作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噪音污染,如今已成为环保投诉的一大主体,是改善环境的短板。有报道称,不少群众反映,有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噪音问题,却有投诉无门之感。投诉无门,主要是多头管理带来的弊端,这是噪声污染治理难的较大障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赋予了环保、公安、交通、文化、工商等部门环境噪声的监管职责,由此出现了交叉管理、执法主体不明等,遇到问题,相互推诿严重。
因此,要想对噪音说“不”,各种噪音应该对症下药、分类整治:社会生活噪音需要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而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噪音则需要通过物理防噪或是法律条例禁止等,同时,必须解决重叠执法问题,加大处罚力度。